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本届大会以“开放创新 聚享未来”为主题,设论坛、展览、大赛三大板块,聚焦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前沿趋势,交流学术观点,展示机器人创新应用赋能千行百业的多元场景,开展高水平的脑机接口、人机协作竞赛,努力办成一场覆盖政、产、学、研、金、服、用的机器人行业盛会。
机器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制造深度融合的成果,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进步。本届大会论坛突出开放共建、学术引领与产业发展,由6场主论坛、近30场专题论坛及配套活动组成。320余位国际组织代表、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企业家应邀参会,围绕机器人开放合作、技术趋势、产业应用、生态建设,聚焦机器人+应用场景及热点话题开展主旨报告和高峰对话。
为提升展会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本届大会博览会首次全馆打造“机器人+”制造业、农业、商贸物流、医疗健康、商业社区服务、安全应急和极限环境应用等10大应用场景展区和1个关键零部件展区,多维度、多视角呈现机器人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应用。展览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较去年增加5000平方米,吸引了160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携近600件展品参展,60款全球首发新品将在博览会现场集中发布,数量居历届之最。本届博览会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设置关键零部件展区,展区将有30余家企业和科研机构亮相,全面展示机器人产业强链补链攻关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实力。
与此同时,本届大会同期将开启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锦标赛(北京),设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应用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四大赛事,含27个大项,68个小项,116个竞赛组别,在延续高质量办赛水准的基础上,各赛项均有所创新。大赛不仅能激发青少年对机器人的兴趣、创新创造性思维和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还将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担当,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能,被广泛赞誉为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 本次大赛每天将有4000余名来自全球的精英赛手同场竞技,选手数量是去年的2.5倍。竞赛同期将举办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脑控机器人挑战活动,创造本年度的脑控打字、脑控无人机赛会记录。
作为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和技术交流合作的平台,大会历年来都是机器人行业成果汇聚之地。本届大会期间将发布《中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机器人十大前沿技术(2023-2024),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论文集等,展现全球机器人技术和产业的最新硕果。此外,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投创之星”、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十大技术创新成果、机器人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等也将在大会期间相继发布。
上届回顾
2023年8月16日下午,备受瞩目的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出席开幕式并参加启动仪式。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束为,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约瑟?维埃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主持。
世界机器人大会自201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由北京市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办,是中国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国际元素最丰富的行业盛会。
北京经开区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永久会址,近年来,抢抓机器人产业新一轮快速发展窗口期,加快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北京构建机器人产业集群。目前,北京亦庄机器人产业已集聚了机器人生态企业近百家,产值占北京市同行业的50%,在减速器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实现自主可控,在特种、工业洁净机器人等产品方面实现创新突破。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在北京举办,本届大会包括论坛、博览会、机器人大赛等活动。论坛由3天主论坛、20余场专题论坛及开闭幕式组成。博览会按照“3+C”体系布局:“3”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三大展区,“C”是创新展区,重点展示物流机器人、无人机、机器人本体、关键零部件、产业链上下游及关联领域尖端成果和首发新品,110余家企业和科研机构携500多款产品参展。机器人大赛设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应用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4大赛事,约千名参赛者现场展开竞技。大会邀请了全球机器人领域著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集中展示世界机器人领域的新科研成果、应用产品与解决方案,为中国机器人产业提供国际性产业交流平台。本届展览面积将达到52000平方米。
展品范围- 1、工业机器人及应用与解决方案:工业机器人本体、多自由度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坐标机器人、沆架机械手、面向工业应用领域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工业机器人开发平台与软件技术、操作系统、开发平台;测试技术与设备、应用软件、工业机器人功能部件及关键零部件、伺服系统、控制器、减速器、传感器、机器视觉系统、工具与夹具、AGV、有轨小车等。
2、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激光制造与3D打印、数字化车间与智能工厂、智能工厂仿真技术。
3、服务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家用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医用机器人、环保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
4、特种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消防机器人、空间机器人、工程机器人、农业机器人、防爆排雷机器人、救援机器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