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山东体育用品博览会
第四届山东体育用品博览会将于2023年7月28日至30日在临沂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展会预计展出面积4万平方米,参展企业500余家,参观观众3万人次。
本届山东体博会以跨界、扩圈、融合为方向,力求更高效的商贸对接、更新锐的创新产品、更丰富的交互平台,引导体育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同时,运用线上线下“双核”办展模式,实现“展览+论坛+ 赛事”有效对接,发挥临沂市“市场+物流”优势,全面助力体育产业释放潜能,丰富体育产业供给,有效打造体育产业交流与体育贸易服务平台,以 “会”为媒,以“体”为桥,谱写合作共赢新篇章。
指导单位:国家体育总局
主办单位:山东省体育局、临沂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临沂市体育局、临沂市商务局、兰山区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合作单位:山东省体育产业联合会、临沂市体育产业协会、
中国(临沂)体育用品城
一、展区设置:
1、智能健身运动器械装备展区
家用、商用健身器材、小型训练健身器材、健身器材配件等
2、户外运动装备展区
户外健身路径、户外运动鞋服、户外用品、户外攀岩等
3、智慧运动场馆设施展区
运动地面材料、运动地板、智慧泳池、体育场馆营造设施、人造草坪等
4、教育装备展区
教学设备、教学用品、学生用品、娱乐玩具、校园设施、在线教育、网络课堂等
5、球类运动及运动休闲服饰展区
球类、球类制品材料、时尚运动服饰、户外运动服装、运动袜帽子服装面料等
6、“体育+”综合展区
体育+教育、体育+医疗康养、体育+旅游等
二、展会优势:
1、新起点 打造体育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山东体博会焕新升级;
临沂建有全国最大的体育用品采购基地,发展市场主体3846家,经营种类3000余种,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育了连胜、路克士等一批本土品牌以及泰山、英派斯等头部企业在山东体博会平台大放异彩。
未来山东体博会致力于打造体育全产业链服务平台,覆盖政府、行业协会、俱乐部、赛事机构、体育媒体、体育设施等在内的体育产业链各个环节,真正打造展示、交流,促进交易的平台,推动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新高度 打造体育人的盛会,品牌企业成长的助推器;
为更好地推进行业发展,践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目标,围绕“青少年体育”、“群众体育”等方向,第四届山东体博会在展览内容、论坛组织、消费端体验、供需对接方面将进行焕新升级,不断提高展会的整体服务水平,成为品牌企业成长的助推器。
(1)展区升级
①提升观众参观体验,增加户外运动沉浸式体验专区。
第四届山东体博会在面向C端的产品及服务展示需求中提升观展体验,增加户外运动沉浸式体验专区,在3号馆增加吸引C端用户的大众运动版块,攀岩、露营、射箭、飞镖等沉浸式体验专区,吸引体育运动大众爱好者到场参与,提高大众参与度,引导群众健康生活、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进而带动体育产业的长足发展。
②展区升级 突出特色骨干门类,形成体博会特色与亮点。
智能健身运动器械装备作为山东体博会的核心门类,第四届山东体博会将持续深挖,重点推广,提质扩量,打造山东体博会专属展区。同时对健身器材、户外运动休闲、智慧运动场馆设施、教育装备、球类运动及运动休闲服饰、“体育+”综合展区进行系统规划和升级。
(2)服务升级 建立线上小程序,打造365天不落幕的山东体博会。
线上线下立体营销,全面提升参展效果;以“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供需对接平台”为目标,第四届山东体博会组委会将通过山东体博会线上小程序助力展商拓展线上新渠道,优化线上展览展示平台、供需发布平台,增加曝光力度,力求更高效的商贸对接,更新锐的创新产品,更丰富的交互平台,为参展商与专业买家一对一的精准合作创造更多的商机。
(3)论坛升级 链接行业资源,助力体育产业链价值。
立足“体博会+”优势,实现“展览+论坛+赛事”精准对接,第四届山东体博会助力体育产业链价值提升,引进行业内标准化会议和技术研讨会、中国国际体育用品采购高峰论坛、中国体育智能制造创新大赛、全国体育院校校长论坛、中国健美健身冠军赛,提升山东体博会在行业的高度与话语权,全面释放体育经济活力。
3、新征程 教育向未来,助推青少年体育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第四届山东体博会将围绕青少年开展体育发展高峰论坛等丰富多彩的论坛活动,聚交青少年体育发展问题,探索青少年体育发展新路径,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体教融合之路,必定越走越宽广。
三、采购商来源:
1、体育系统
各省市体育局、各省级体育部门下属体育产业公司、产业中心、训练基地、体育场馆、业余体校、体育总会、体育社团、运动队、体育组织等;
2、教育系统
各省市教育局、高校、中小学校、教育局采购部门、校属体育场馆基建后勤部门、高校体育场运营部门、基建部门、各类非公立学校相关采购、建设部门、其他体育教育、运动培训机构、高校体育爱好者等年轻消费人群;
3、商业渠道
体育行业供应商、采购商、贸易公司、经销商、电商平台、商超、专卖店等;
4、协办团体
全国各行业体育协会、场馆设施协会、俱乐部、运动医学、运动康复机构、单项组织、社团团体、赛事运营机构等;
5、综合渠道
政府机关、大型单位采购部、景区、社区、各单位所属建设规划及运营管理机构、 园林、市政、军警、民政、媒体及运动爱好者等;